<
    大部分人只看到眼前的“一斤多十块钱”,也有小部分人心思活泛的,自家没有多余的钱可以跟着收购出去卖,只卖自家的又觉得量太少不值当跟着出去跑一趟,所以就有人找上了陈霖,提出了“代卖”。

    柳枝家的就是找上门想要“代卖”的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柳枝家只有三个妇女在家,柳枝奶奶上了年纪看起来还很健朗,看得出来家里是她说了算,找上门就直接说了来意。

    “我们家只有十斤,能不能托你们一起卖,超过五十块钱的那部分我们对半分。”

    陈霖愣了。

    怕她不同意,柳枝奶奶赶忙道:“如果有什么万一,那也不关你的事,我们自己承担风,那风什么?”

    “风险,阿婆。”一直没出声的柳枝提醒道。

    “对对,我们自己承担风险。”柳枝奶奶说完,紧张地搓搓双手。

    陈霖还在犹豫,陈雾和李二牛过来了,看见柳枝祖孙、母女三人还觉得奇怪,等知道了她们的来意,陈雾就更局促了,悄悄地拉了拉李二牛的衣角。

    李二牛也是打算让陈霖帮忙卖他家的天麻。“小妹,咱们自家人我就直说了,家里剩的钱不多参与不了多少,我准备收一些加上家里剩的总共三十斤,能不能你们帮忙带出去卖?家里得我在,走不开......”

    陈雾眼中闪过懊恼,低下头不说话。

    夫妻俩的小动作没逃过陈霖的法眼,虽然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说不得的,陈霖也没打算打破砂锅问到底,同时在想这个“代卖”的事情能不能做。

    正好,这时候陈明生带着村口的张二伯过来了。也是因为家里的钱不多,晒出来的天麻也不多,想着能不能托他们帮忙一起卖。陈明生不好擅自答应,就带着人过来找陈霖了。

    陈霖:......

    其实帮着卖不是什么难事,但就是这个收购价和卖出价有可能差别很大,现在没问题,但等他们挣到钱回来了,可就有大问题了。

    同样是村里人,大家也都不出去,有人只卖个六十块钱,有人只是来拜托一下就卖出更高价,人心能经得起六十块钱,但不一定能经得住三百块。

    可要说不帮吧,大家乡里乡亲的,而且其中还有她堂姐。三公家想跟着参半只脚进来,四公家就直接让她收购......但凡他们统一点她都不觉得难搞。

    陈霖和陈明生对视一眼,都看出了对方的无奈。

    “这样吧,我再......”

    柳枝奶奶刚刚没多想,但等张二伯和李二牛也来了,就想到了陈霖担心什么,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。着急地打断了陈霖的话,“我们不让你们白帮忙......”

    陈霖摇摇头。

    就算是有偿帮忙,只要这生意做成了,不管怎么分成都是赚到的。刚刚她就想说,分超过五十块之后的那部分是不可能的,要分就要对半分甚至四六分,毕竟她搭进去的是她的时间和人情,要是有风险,当然得大家一起承担,否则的话,她下次再在村里收购点什么拿出去卖,她就会成冤大头。

    想到这,陈霖给陈明生使了个眼色,俩人走到屋子里小声讨论了许久,当下就定下了章程。

    “我和明生哥讨论过了,大家把东西托给我们卖没问题,但是卖出去收回的钱我们要六成,剩下的四成给你们。”

    陈霖停顿了一下,看到杨奶奶的眼神从惊喜到失落、担忧,而张二伯和李二牛都垂着眼眸不知道在想什么,暂时没人提出反对,陈霖就继续道:

    “我们拿六成不过分。首先,外面的市场情况是我收集来的。其次,销售的渠道也是我托朋友找的。最后,东西是我们带出去卖。大家都是富华村的甚至是我自家人,但是,亲兄弟明算账,我的时间、精力、人情不能白搭。另外,如果有万一,大家各自承担损失。”

    “同意的话,我们明天就找村长立个字据。”

    张二伯抬眸看了看李二牛,又看看杨奶奶,见他们都不说话,想了想,开口问陈霖:“你找的渠道靠谱不?有没有说能卖多少钱?”

    这种事怎么好做承诺啊!

    一直在堂屋里的阿公阿婆都要坐不住了。

    “这个我们不保证。”陈霖干脆道:“做生意不可能没有风险,没人能保证一定能赚到钱。如果我们把东西带出去只能卖到一百块钱一斤,那分到你们的就是一斤四十块钱。如果卖不出去,那也是要带回来的。说得更严重一点,卖不出去还带不回来的情况也是有的,这个情况,明生哥可以和你们说说。”

    大家齐刷刷地看向陈明生。

    一旁的陈明生:“......”

    这个黑历史是过不去了是吧?

    “咳。”陈明生清清嗓子,面无表情道:“是,当年我就是被人坑了,东西没了钱也没收到,人还进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......”

    杨奶奶还在犹豫,而李二牛痛快得很,就说明天早上过来找她去村长家立字据。张二伯咬咬牙,一跺脚就说:“成!”

    一个两个都答应了,杨奶奶的天平渐渐倾斜,被柳枝晃了晃手,想想这十斤就算亏也不至于亏到过不下去,也狠心点了头。

    第014章

    在村长陈光山和村会计张和平、妇女主任谢海燕三位村干部的见证下,陈明生、陈霖和张二伯、李二牛、柳枝奶奶分别立了字据,一式三份,留一份在村会计手里拿着。

    &amp;lt;a href=&quot;&quot; title=&quot;二十来岁&quot; target=&quot;_blank&quot;&amp;gt;二十来岁